您好,欢迎来到中国机电行业网!

手机版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新闻资讯 » 新闻资讯 »
点击图片查看原图

汉产机电数字化建造技术进军全国

  • 发布日期:2020-12-11 14:52
  • 有效期至:长期有效
  • 新闻资讯区域:全国
  • 浏览次数22
  • 留言咨询
 
详细说明
 如果将摩天大楼比作人的身体,那么钢筋混凝土浇成的主体结构是“骨架”,贯穿大楼的机电系统是“血管”,向大楼供应能源的机房是“心脏”,控制大楼智慧运行的运维系统就是“大脑”。

12月10日从在汉央企——中建三局二公司安装公司获悉,目前该公司正在全国布局5大数字化建造基地,推广大型建筑的机电系统、核心机房的装配式施工,成效显著。

今年7月,住建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了《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让建筑行业的数字化建造革命不断加快步伐。只是,“搭积木盖房子”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仍主要应用于楼房“骨架”,如墙板、楼板的建造、拼装。其实,大楼的“心脏”“血管”,比如核心机房、水电空调管道等机电系统也可以用同样的思路来生产建造。

中建三局二公司安装公司以大型建筑的机电安装为主营业务,近年来加速转型升级,积极探索应用基于BIM(建筑信息模型)的数字化建造技术来推动机电建造的数字化、工业化、智能化升级。该公司数字化建造研发基地负责人王旋介绍,此技术曾应用于华润总部大厦——“春笋”。这栋摩天大楼高近400米,是深圳知名地标之一,其“心脏”——制冷机房建筑面积约732平方米,却要安装4台冷水空调机组和12台空调水泵。如使用传统工艺,工期需要45—60天,且施工空间封闭狭小,工人在现场进行焊接,烟尘飘散、噪音四起,不仅环境恶劣,还有安全风险。

安装公司承接该项目后,采用BIM技术将所需要的4349个构配件全部拆解,并进行1比1建模,在工厂预制加工后运到现场,像拼拼图一样进行拼装。不仅污染少、质量高,施工时间也压缩到48小时。建设完成后,还能对机电设备进行整体调试,使空调、电梯、暖气、照明等系统运行达到最佳状态,确保达到建筑设计上的节能环保目标。

目前,这一技术正逐渐成熟,在省内已先后应用于武汉光谷金融中心、绿地中心、长江航运中心、华润万象城以及黄石市民之家等大型建筑。为在全国推广使用该技术,中建三局二公司已在武汉、深圳、昆明、西安、上海布局了5个数字化建造基地。此外,该公司还推出了基于BIM技术的智慧运维管理平台,使BIM技术贯穿设计、施工、运营各阶段,真正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,最终成为建筑的“智慧大脑”。

(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成熔兴)

【来源:湖北日报】
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
 
[ 新闻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
 
联系方式






 
该企业最新新闻资讯

版权所有:中国机电行业网蜀ICP备20001367号-1

联系人:赵先生   

关于我们  营业执照

免责申明:站内发布的所有信息位网友自行发布,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。